书域网 > 权力巅峰:从医转政开始 > 第61章 局里有人好办事

第61章 局里有人好办事

书域网 www.shuyu.org,最快更新权力巅峰:从医转政开始 !

    中年男子随后毅然地推开了干部人事科的门。

    门内外犹如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室内是一片静谧的清凉,而室外则是烈日炎炎,热浪滚滚。

    门开的刹那,一股清冷的空气从室内涌出,与外面的热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只见屋内七八个工作人员围坐一团,正热烈地讨论着谁又购置了豪华别墅,谁又拥有了炫酷的跑车……

    其中一位中年妇女更是笑得前仰后合,气氛颇为轻松。

    他们见到中年男子进门,瞬间收敛了笑容,停止了交谈,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随后,两三名看起来不属于此部门的工作人员,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办公室,显然是过来串门聊天的。

    中年男子见状,并未多言,只是用锐利的目光在办公室内扫视了一圈......

    最后定格在坐在角落里的那名男子身上,声音严厉地说道:“这都什么时间了?你们却关着门在这里闲聊,让前来办事的百姓在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在外面苦苦等待。”

    “你们难道不知道外面的温度有多高?身为公职人员,应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你们这样关着门聊天,怎么能够服务好人民?就不怕这样的行为传出去让干部科的形象受损吗?”

    那名中年男子和其他工作人员纷纷站起,稍显尴尬的开口解释道:“劳书记,我们其实是在探讨基层干部晋升改革的议题。”

    这位说话的中年男子正是人事干部科的科长——马造东。

    劳书记并未戳破他的掩饰,只是语气平和地说道:“讨论问题应当到会议室进行,而不是在办公区域,尤其是在应该为民服务的时间里闭门讨论。”

    “马科长,请你尽快把林耀东手续办了。”

    说完,劳书记伸出手,与林耀东握了握手,目光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耀东,到了基层后,不要惧怕困难,要踏实工作,努力为当地百姓谋求发展,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如果遇到困难,记得来找组织,组织永远是你们坚实的后盾。”

    从马科长的态度和称呼中,林耀东恍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位中年男子正是安州市市委市政府分管组织人事的劳书记。

    当劳书记与他握手时,他感受到了对方手掌的温暖与力量,不禁心生敬意。

    他恭敬地回应道:“劳书记,请您放心,我必将全力以赴,不辜负组织和您对我的厚望。到基层后,我定会踏实工作,努力为一方百姓谋求发展,帮助他们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劳书记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轻拍了拍林耀东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干。”

    待劳书记离开办公室后,马科长和其他人的紧张情绪才渐渐平复,纷纷坐回原位。

    马造东看着林耀东,好奇地问道:“你和劳书记是熟人?”

    林耀东原本打算否认,可是看到办公室那些人的嘴脸,他灵机一动,含糊其辞地回答道:“嗯。”

    马科长闻言,急忙站起身,动作迅速地为林耀东倒上一杯热茶。

    热情洋溢地招呼道:“分配方案已经下来了,你们这批选调生都要前往各个乡镇工作。我来看看,你分到了哪个乡镇。”

    他迅速在资料盒中翻找,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张表格,并仔细地在上面查找林耀东的名字。

    当目光定格在林耀东的名字上时,他显得有些惊讶。

    随后说道:“哦,是平吉镇。平吉镇在我们安州市算是比较偏远的乡镇了,生活和工作条件可能会相对艰苦一些。”

    他抬头望向林耀东,脸上带着一丝关切的神情,建议道:“如果你觉得这个安排不太合适,我可以帮你去跟劳书记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调整到离市区近一些的乡镇。”

    “毕竟,离市区近一些,工作和生活都会更方便一些。”

    林耀东心里明白,自己与劳书记的“熟人”关系只是刚才为了应对尴尬而随口说的,他并不认识劳书记。

    但此时,他不能打破这个已经建立的“熟人”印象。

    于是,他假装毫不在意地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没关系的,马科长。反正都是乡镇工作,到哪里都一样。条件艰苦,更能磨练人的意志。”

    他的回答让马科长感到有些意外。

    他点了点头,既然林耀东自己都这么说了,那他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随后拿出一张打印好的表格,说道:“那你填一下这张表格。”

    然后转过头,对一旁的小年轻吩咐道:“小杨,你帮林耀东跑下,把这手续给办了。”

    这古老而深邃的谚语,如今在林耀东的亲身经历中得到了验证:“局里有人好办事”。

    在干部人事科小杨的协助下,原本繁琐冗长的入职手续,竟然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内就被他高效完成了,这期间还涉及到了多个部门的奔波。

    手续办理的过程中,林耀东主动递给小杨一支香烟,并亲自为他点燃。

    他满脸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杨科长,今天真是辛苦你了。非常感谢。”

    小杨接过香烟,深吸一口,开口说话时,露出了一口因长期吸烟和品茶而略显发黑的牙齿。

    他笑着摆摆手说:“我只不过是科里的一个小小办事员,哪里称得上什么科长。你不用跟我客气,现在手续都办妥了,你可以地去平吉镇报到了。”

    说完,他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便以一副老朋友的姿态,在林耀东耳边轻声嘱咐道:“如果劳书记能亲自送你下去,或者让组织部派个领导陪同你,那你以后在平吉镇的日子肯定会好过许多。”

    林耀东听后,满心感激地说道:“多谢杨科长的提醒。”

    然而,对于小杨这最后的忠告,林耀东并未过多放在心上。

    离开干部人事科后,林耀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根据手续上的要求,他需要在三天内前往平吉镇报到。

    但此时如果过去的话,到那都已近傍晚六点,平吉镇的相关部门大多已经下班,此时报到显然不太现实。

    而若选择坐车回老家,考虑到老家县城并没有直达平吉镇的车,他还需要在安州转车,往返的折腾对他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邓小丽”的名字在林耀东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但他迅速将这个念头抛诸脑后,仿佛那是一个他不愿触碰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