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域网 >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我已走过一生 > 第六十四章 逛逛学校

第六十四章 逛逛学校

书域网 www.shuyu.org,最快更新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我已走过一生 !

    【我快下车了,有学姐在吗?可以跟我说说学校的车在哪里不?】

    【学妹到了,出站以后走地铁c出口,出来就可以看到我们了,这边设置了迎新点,然后就可以带你们去学校了。】

    【谢谢学姐。】

    【不客气。】

    关掉聊天界面。

    还有十分钟进站,车上的广播在提醒播报。其实这一站,是倒数第二站了,下一站是直接到临市的大河市高铁站。

    过了一会,杨御衡提前走到通道门口。

    按照刚才消息提醒的,杨御衡找到c出口后,很快到达地面。

    很快找到接待点,杨御衡走上前去,从背包里找到录取通知书提给接待的学长。

    学长接过来,看了一下,在几张纸上找到杨御衡的名字做了标注,然后把通知书还给她。学长笑笑说道:“原来是中文系的学妹,这一趟车刚到没多久,我们大概还要等三四十分钟才会出发,学妹可以等吗?如果不想等的话,我可以安排别的车先送你回学校。”

    “没关系,比预计的时间到得早一点,等会也没有关系,校车可以开到宿舍楼,可以少走很多路。谢谢学长,不用麻烦了。”

    “客气了,我帮我把行李箱放到车上吧,你一个人上车也不方便。”

    杨御衡没有推脱,朝学长点点头说:“谢谢学长。”说完跟着学长往大巴车的方向走过去。

    帮杨御衡放好行李箱后,那个学长便下车回到接待点,等待下一波走出来的学弟学妹们。

    差不多到时间了,大巴车启动往学校开去。车上人不多,很多学生都是家长送过来的,看了看车上的人,杨御衡扭头看向窗外。虽然已经上网看过路线,也搜索了不少资料方便自己熟悉这个陌生的城市,但是看着窗外的景色,有些都对不上。看不清路牌,也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只能通过看到的标志性建筑来判断自己的方位。

    到学校之后,随车的学长和学姐带着男生女生,跟他们讲报道流程、办理校园卡和注意事项。其实这些事情在qq群的时候已经有热心的前辈跟大家科普过了。为了防止大家初到陌生的地方手忙脚乱,他们还是很尽责的解答大家的问题。

    散了之后,杨御衡跟着学姐说过的路线好到自己的宿舍,在二楼。

    跟宿舍管理阿姨那里签到之后,领了自己的钥匙。

    宿舍是自己喜欢的上铺床,下铺是改装的衣柜和书桌,应该是简单打扫过了的,宿舍里面很干净。想起还没有打电话啊,拿了湿纸巾擦出一个圈,放下背包,杨御衡找到手机给杨恩打了电话,给杨傅城发了短信。杨恩交代自己好好上学,杨傅城交代花钱省着点。把手机放进背包里,杨御衡看了看床位选了靠里面的,从大箱子里找到一条小毛巾开始做卫生。

    把行李箱放了一个在柜子里,然后背着包出去宿舍。学姐说宿舍阿姨那里就有棉絮卖,可以直接找她们,不过不是每栋宿舍楼都有,刚才路过的时候看到前面一栋宿舍楼的门口有人抱着棉絮。走过去,正好看到一个女生抱着棉絮往外走,看来是找到了。

    因为棉絮看起来不是很厚,杨御衡买了两床棉絮,打算都垫着,垫厚一点舒服一些,只是这几天先垫一床盖一床。收拾好了再上网买被子,不知道冬天的暖气感觉怎么样,到时候再看要不要加被子好了。

    北方的初秋,凉意来的早些。

    抱回买好的棉絮后,铺好了床,也收拾了其他东西,杨御衡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躺在被子上,还算软。

    之前买了几块大的布料,蚊帐顶和四周拼起来组成一个私密一些的空间,感觉挺好的。几年之后,这种学生宿舍的遮帘网上会出现各种款式,到时候自己应该已经快毕业了。

    看看时间,快到吃完饭的时候了,正好去食堂办一下饭卡。

    爬下床铺,把包里的书拿出来,便出了门。

    中文系的宿舍楼在学校的北区,学校主建筑群有五大片区,差不多就是东南西北中了。中部主要是行政楼和学校的公共建筑,比如小剧院、图书馆什么的;北区是人文学院和研究生院;东区紧挨着北区是理学院和工科类的学院,比如自己以前学过的建筑工程,北区和东区中间的部位是部分实验室建筑群,南区主要是经管学部和社会科学院,还有部分留学生宿舍;西区是……好像是医学院和研究中心之类的,忘记了。

    也不是说就这几个学院,会知道北东南西的几个主要学院名字是因为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和法学,还有城市规划类的,所以关注了一下位置,图书馆是必须要去探路的,这四年自己会常去的。

    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钟,终于找到了北区的食堂。食堂跟学校其他建筑比起来算是新建的,因为功能要求,也不可能去修改原有建筑,毕竟食堂的要求不一样,所以学校便决定新建学校食堂,也不能只建一个区的,那其他区的学生不得有意见了,所以干脆四个区一起新建好了。好像当初重建的时候,往届的校友捐建了两个区的,其中一个就是北区,因为捐建者是研究生院毕业的。

    食堂很漂亮,装修很简洁,在显眼的地方很有设计感,有国风的感觉。

    转了一圈,选了自己想吃的,打了一份,找了个空一些的座位坐下。

    边吃边看周围,吃饭的点了,学生多了起来,但也因为还没有正式开学,所以看起来还是有点空的。

    吃饭的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谈论着他们的事情。不知道提到什么,他们笑得很开心。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开心一点,吃饭的时候不开心,胃会不舒服的。

    食堂的一楼二楼是餐点,三楼是超市,四楼有小餐厅,五楼是半敞式的,有咖啡厅和奶茶店,还有小店不知道是卖什么的,过些时候可以去看看,等开学了才会开门。

    想想自己还是挺贪心的,本事不大,想学的东西倒是挺多。

    吃了饭走出食堂,天已经有点暗了。

    学校很大,走回去的路上,道路两边是高大的银杏,据说是建校的时候就种下的书,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些树长得很高,最矮的枝丫离地面也有差不多三米,这个季节还没有到树叶全变色的时候。靠里面一点是矮一些的松树和栾树,是常绿的,等到深秋入冬的时候,从空中俯瞰仿佛绸带,将校园围出不同的景致,之前看卫星成像的时候发现的。

    校园的植物主打色是绿色,意喻着生机与和谐。枫树类的红,银杏的金黄,玉兰的白,还有一大片荷塘……现在已经看不见荷花了。

    时间也不早了,回宿舍洗漱了之后便睡着了。

    可能是因为昨天太累了,杨御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迅速收拾好自己之后装了一袋饼干就出了门。

    昨天到的时候大箱子小箱子的拖着的不好到处找,所以只是签到了,还没有去报名。跟着学校的地图指示找到教务处,到的时候还蛮多人的,还有四天就正式开学了,新生报到也就集中在这几天了。

    报好名,看着手里的发票,看着踏实了,杨御衡却有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上辈子,自己只上了一个专科院校,虽然对专业慢慢的喜欢起来,上了心。第一次到学校是杨傅城、江云菡和一个叔叔开车送自己倒的学校,学校就在临市,开车四个多小时候就到了。那个时候报名只有一天,学校安排了教务楼的一个大教室集中报道,杨御衡在教室里面排队,他们在教室外面等。前面还有十几个人,不过速度还挺快的,报好名把发票递给杨傅城。杨傅城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一行人便去找地方吃饭了。

    现在自己一个人报名,感觉也挺好的。

    但是还是有点……

    有点寂寞。

    真的。

    很多同学都是家长陪着来的,有些是开车到学校,有些是家长一起过来的,他们说说笑笑。

    杨御衡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参与到这样的场景中,这样的场景中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存在,明明自己也有家人,可是……

    晃晃头,眼前有点模糊,杨御衡伸手扶住旁边的银杏树。

    看了看来往的人群,很想逃。

    七拐八拐地找到一处半阴的座椅,走过去,坐下了。

    这么美好的校园,会因为想起这些事情心情不好,真是太逊了。

    以前啊,自己想着,如果能有关心自己的家人,自己可以拿以后的生命来换,不过没几天就没这么异想天开了,没有希望的事情还是不要拿自己的命换,不值得也没有必要。

    命可是只有一条。

    如果没有别人能给,那就自己给自己好了。

    只是到最后自己也没能如愿。

    风吹树叶,簌簌地响。

    小路旁边的草皮几乎全都黄了,草坪上是旁边的落叶乔木落下的树叶耷拉着躺在那里。风继续吹着,不时的还有树叶下来作伴。

    太阳渐渐去身形,天边红红的,只是大树挡住了,只看得到头顶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