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域网 >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 第92章 连环之计,寿春即破

第92章 连环之计,寿春即破

作者:知雀东南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书域网 www.shuyu.org,最快更新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

    “王上,子义愿意归降主公,想他应该是诚心诚意,王上不可猜疑子义,子义武艺非凡,翼德领大将军之职兼领会稽兵马,可放子义在翼德手下训练兵士,也可让二人培养感情,子义跟翼德关系好了,自然也会效忠王上。”

    刘备似乎还有些许担忧,“那周瑜与那徐盛周泰三人,还是不肯效忠于我吗?”

    李北川有些失望的摇摇头,“周公瑾乃是孙策知己兄弟,怎可能轻易投降,王上不必理会,徐盛周泰二人已被北川扔进替天,好好训练一番,日后必成大器。”

    说起替天,刘备心中还是有所担忧,“北川啊,替天是你一手训练出来的,你这一走。。”

    李北川似乎看出了刘备所担忧,微微一笑,“王上,替天与在下必然不可分开,但只是时候未到,待王上成就功名大业,那时北川自然解散替天,不过北川已经下令,让翼德与子龙为王上训练一支百人队伍,王上刚刚拿下江东各地,人身安全尤为重要,所以不日便会有新的替天在主公身边伺候。

    北川此行要攻荆州,下西川,北伐曹操,身边还要带着替天百人,还请王上应允。”

    “北川贵为大司马,身边自然是需要人保护。”

    “说起这个,王上为何要封赏北川为大司马,北川说过,不需要任何官职,只想在天下太平之后得一小宅,每日饮酒作乐,不想参与朝廷之事。”

    “北川在军中威望甚高,如若不封赏北川,恐怕文武百官多有怨言,我自知北川只想偏安一隅,待到日后定然赏北川一所大宅子,好好让北川享乐。”

    “既是如此,那北川便先代这大司马之职。主公,三日已过,各地人马皆已部署妥当,明日北川既往出发,前往扬州寿春,势必要报前番丢城,杀我大将谋士之仇。”

    “那今日我便设宴。”

    “报!!!”

    “汉王,大司马!!扬州败报到了。”

    李北川瞪大了眼睛,这才不过数日,自己从寿春离开不过短短半月有余,仅仅半月有余,徐元直就丢了扬州,曹昂哪来的人马?

    “速速讲来!!”

    “报!曹昂率大军攻打寿春,徐庶等人不敌,已被曹昂攻陷城池,徐庶等人下落不明!!!”

    “放屁!!我给他三人留了锦囊,再去打探,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话说徐庶三人在寿春守城,

    “元直先生,我有线报据说曹昂正在整兵,说不定近日便会攻打寿春。先生可有计退敌。”

    徐庶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只是盯着寿春城外,

    “无妨,叔至杨将军,北川先生走时寿春城有守军两万,现在还有多少军士?”

    陈到一直在徐庶身边,负责军事的只有杨奉一人,“先生,现在寿春军士已有三万,自从北川先生离开寿春之后,我又不停招兵买马,现在已有三万军士。”

    徐庶冷笑一声,“三万,徐州城不过三四万人马,就凭那点人马,任他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休想踏进我寿春一步。”

    “北川先生放心先生,我等自然也放心先生。”

    正在三人说话间,忽然有人从身后跑来,“报!徐州有大量人马正在向南进军,他们出兵速度极快。”

    徐元直嘴角微微扬起,不屑的说道,“可是奔寿春而来!!”

    “不是!!”

    “什么?不是奔寿春来的,你汇报什么,拖下去。。”

    “先生,他们是从淮阴出兵,目的不在寿春,像是。。像是渡江南下直奔庐江。”

    “他们不是奔寿春而来,而是南下渡江,元直先生他们莫不是想绕过寿春,渡江攻取江东?”

    徐庶将报信之人打发下去,低头思考了一番。

    随后便对杨奉陈到二人说道,“陈到,命你领一万五千军固守寿春,杨奉你与我领一万五千军前往淮阴拦截曹军。”

    杨奉深谙领兵之道,随即便质问道,“先生不可,万一淮阴渡江事假,意在寿春,那我军岂不是腹背受敌。”

    徐庶呵斥道,“你懂什么!就算是假意渡江,我等也要阻拦,万一被他渡江过南庐江,与建业守军开战,主公会怎么猜想,必然会猜想扬州已破,不然就是我三人弃城投敌,我军若是前往阻拦,他大军既往寿春开来,还有叔至相守,若是任他大军前往庐江,扬州必然是不攻自破,就算扬州还在我等手中,主公也必然会断定我等已经投敌。”

    “可。。”

    “来不及了,速速点兵,就算是死,也不能让曹军过扬州境地前往南庐江!!你二人还不领命!!”

    “是!!!”

    不出所料,这是曹昂手下军师的计谋,与徐庶所猜测的不出其二,军师让曹昂兵分两路,一路先从淮阴出兵,寿春守军必然出兵阻击,待到双方人马交战之时,小沛再出奇兵迅速攻下寿春城,军师目的始终是寿春,至于淮阴那一路人马,遇到扬州阻击之时,交战一个时辰内就要撤回淮阴。

    此时的曹军军师还不想渡江与刘备开战,毕竟曹军大半都是北方军士,若是贸然前往江东江上开战,曹军必然会再次遭遇赤壁之惨状。

    徐庶领杨奉率一万五千人马直奔淮阴阻截曹军,果不其然,曹军在与徐庶大军交战不到一个时辰便撤回了淮阴城内。

    徐庶也知道此时寿春城下必有曹军,打退曹军之后便直奔寿春。

    淮阴曹军出城不到一刻钟,浩浩荡荡的大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从小沛出发,直逼寿春。此时此刻,李典和乐进率领着大批曹军正在攻打寿春,而与淮阴兵马激战的徐庶也带领军队赶回寿春,与城外的曹军展开激烈交锋。

    陈到眼看着徐庶领兵回城支援,心中稍安,他当机立断,留下五千精锐士兵镇守城内,确保城池安全无虞。然后亲自率领一万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士出城接应徐庶,与曹军展开殊死搏斗。

    战场上杀声震天,陈到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他麾下的士兵们亦是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左右夹攻之下,曹军顿时陷入被动局面,难以抵挡这凌厉的攻势。

    曹军的军师见状,眉头紧蹙,但眼神坚定地望向身旁的曹昂,沉声道:\"公子,时机已至,可以下令了!\" 曹昂微微颔首,表示明白,他深吸一口气,高声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