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域网 > 不甩皇上 > 第9章 谋生

第9章 谋生

书域网 www.shuyu.org,最快更新不甩皇上 !

    挨打的事已过去数日,然而那个火辣辣的巴掌仍烙在姜顺心中。

    事后,立夏暗示她向芳仪求助,讨回这口恶气,姜顺却未采纳。她迫于生计接受芳仪的馈赠,已经很别扭了。

    她不恨芳仪,入宫的点子虽是芳仪出的,终是她自己漏算一步,怨不得旁人。至于哥哥的事,他自小习孔孟之道,遵从孝悌忠信,做出那样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终是赖不到芳仪头上。

    然而,姜顺却不想依附于芳仪。

    赵姑姑的巴掌打醒了她,姜顺心里明白,要想在这个不讲理、只讲实力的后宫活下去,就要赚钱,就要争权。

    既然她放弃了芳仪那条路,只剩下“赚钱”这一途了。

    姜顺虽自幼娇养,过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然而于经营之道,也并非一无所知。

    姜家往上三代正是商户,家中孩子自小都学过算学、会打算盘、会看帐册。只是她现在赤手空拳、两袖清风,真不知该如何起步。

    好在春天来了,最费钱的炭火终于能撤了,姜顺也搬回到自己房中。少了这笔开销,多少可以谋划未来了。

    此时,姜顺独自站在院中晒太阳,暖融融的阳光把后背烤得微烫,似乎驱散了一冬的阴寒。她长吁一口气,认真地看了看空空如野的院子。

    平乐苑规模不小,却连一棵树也没有,显得院子极为开阔。记得初来时,此间满院全是枯萎的花草,自清理之后就一直空着。

    小满正好走过来,劝道:“小姐站在这里想什么呢?还是到廊子下边去吧,可别被日头晒黑了。”

    姜顺随着她往廓下去,随口道:“这院子空着可惜,春天来了,我正盘算着能种点儿什么呢。”

    “这好办!我干娘就是管菜园子的,种花和种菜差不多,我可以试试。不知小姐想种什么?我觉得月季不错,又好养活,味道也香……”

    姜顺喜道:“菜园子?太好了!那咱们就种青菜吧,新鲜的菜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小满吃惊地张大嘴,半天才磕磕巴巴地问:“种菜?可宫里没人种菜啊,这不让人笑话吗!”

    姜顺却不为所动,一口咬定了要种菜。

    她激动地拉着小满在院子走,比手划脚地规划种菜的区域和品种。越说越激动,好像已经看见白花花的银子排队飞进来似的。

    小满只想抽自己两个大耳瓜子,好端端提的什么菜园子!搞得她家小姐又魔症了。

    种菜、卖菜……那成什么体统,小姐还要不要见人了?!

    小满想了一会,急中生智道:“小姐,你知道为什么没人种菜吗?因为种菜最招虫子!虫子可不全老老实实在菜上待着,它们满院子爬。硬壳的还好,关键有肉虫子,蛄蛄蛹蛹到处都是,多吓人啊!”

    小满一边说,一边偷眼察看姜顺。见她身体稍稍后仰,皱起鼻子,面露嫌厌之色,便知事情成了大半。

    略等了一会,不见姜顺否决,继续加码道:“此外,青菜要上肥。小姐知道肥料吧?其实就是……夜香。不过积肥比夜香更难闻,再被院墙一拦,估计到时整个院子全是那味儿,一两天也撒不开呢。”

    姜顺沉默良久,才道:“先试试吧,到时总有法子,难道天下的菜农都不活了?”

    小满见她心意坚决,只好退了一步,说:“种菜赚钱可不容易!小姐你想,青菜不易存放,若不能及时卖掉,就得全烂在地里,白费力气。依我说,倒不如种倭瓜。倭瓜好养活、耐久放,还能充饥。而且,这东西种在院子的边角处,也不招眼。”

    姜顺迟疑片刻,说道:“宫里并未规定不许种菜,你不用顾虑太多。就先按你的法子,若好再试着种其它的。我看今天天气就不错,要不现在就开始吧?我也想学学!”

    说罢,她低下头慢慢挽袖口。

    小满先是一怔,继而哈哈大笑,双手捂着肚子,笑得说不出话来。

    立夏这时正从外边进来,一见这场面就惊了。小满素日里最严谨不过,怎么可能在小姐面前这般失礼,一定出了好玩的事。

    姜顺照实说了,立夏也没搞明白小满笑作何来,二人一脸莫名其妙地望向小满。

    小满见状,笑得愈发厉害,半晌才强忍住笑意,憋出三个字:“没,种,子!”

    一言方罢,平乐苑爆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三人笑了一阵,立夏才想起正经事,对姜顺道:“小姐,刚我又‘巧遇’平姑姑了。她又诉了半天苦,说什么掀不开锅了!可笑,她们向人讨东西,主子从来都不肯露面,事后也没个谢字。哼,她已经不是什么淑仪了,摆这个臭架子给哪个?咱又不欠她的!我回说没有,要是她再来,你们可别说穿了。”

    见姜顺蹙眉,立夏忙向小满打眼色。

    小满也附和道:“小姐心善,看不得别人受苦。按说我们不应拦着行善的好事,只是她们也太不省俭!到了冷宫,还比照旧时用度,怎么可能够?上次我好心劝她们,也学咱们的样子挤挤住,反倒被人家嘲笑一通!哼,她们这就是自作孽,没人救得了!”

    姜顺叹了一口气,摇头道:“恩师素来敬重赵尚书的风骨,偏他走霉运,摊上那种事!赵家如今只独活她一人,又被打入冷宫,实在可怜!唉,咱们日子还过得去,一会儿平姑姑若再来,多少分些吃食吧。”

    立夏阴阳怪气地说:“呵,原来是忠臣之后!我上辈子不知做了什么孽,生下来就是个奴才。不过我娘跟我说,嫁人必得看本人,老子再好,儿子也有没出息的!”

    姜顺被她气乐了,想了想叹道:“你母亲说得有理,话粗理不粗。不如这样吧,等咱买回倭瓜种子,分她们一半。唉,她若不肯自救,我也就帮不了。”

    立夏忙不迭点头,她才不信那位前淑仪能放下身段儿种倭瓜。

    小满凑到她耳边说:“明儿你就买个大倭瓜回来,我取了种子赶早送过去。阿弥陀佛,可算摆脱了那院子人。”

    立夏也压低了声音说:“小姐好容易才松口,你可别做得太过分。买种子那点钱花了也值得,没必要节省这点儿。”

    小满戳着她的脑门儿,小声骂道:“败家东西!倭瓜种子本来就这么取,难道非花钱买的才叫种子?”

    立夏这才放心,吐了吐舌头,抱着小满又说又笑。

    姜顺心里有些发闷,折回房中看书,却又看不下去,满脑子全是赵氏的事。赵氏也非世家女,又同样是半途失去家中助力,落难至此,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赵氏的遭遇让人叹息,好容易爬到淑仪的位置,仅居皇后一人之下,却又如何?娘家一旦落败,连区区采女还不如。

    这就是前车之鉴!

    姜顺告诫自己,想要尊严地活下去,就不能像赵氏那样,把自己关在屋中,躲在仆人背后行乞。而是要站在阳光下,光明正大地赚钱,自立自强地活下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只是赚钱的法子却不易想,她靠在床架上抚额沉思,不期然想到了父亲。

    父亲姜文宏,乃是姜家两房唯一的男丁,自小就显出极高的经商天份,却被祖父强按着走上了读书科举的路子。姜家不知花了多少金银,才为他谋了个六品的闲职。

    与父亲相反,姜顺却是姜家罕见的读书种子,自小便被祖父、祖母视若珍宝,只恨她不是男儿身。

    然而,世事就是如此吊诡。姜文宏志在经商,却被逼走上仕途,郁郁不得志;姜顺喜好读书,如今却要为赚钱费尽心机。

    姜顺在家时学过后宅冶家之术,母亲过世后,外祖母卢氏也着意教她过问母亲名下的产业。对于经营之道,她不算外行,只是止于账册,从未亲力亲为。

    几经盘算下来,姜顺决定还是从绣手绢入手。这门生意本钱小,销路有保证,获利虽少些,却全无风险。

    眼见春暖花开,姜顺随手绘了几个桃花的图样。她有丹青的底子,花出的花样不同凡俗,有大路货有品味得多,便连带着手绢也成了抢手货。

    可惜三人之中最擅长女红的立夏,却是个没长性的活猴子。

    才绣了没几方手帕子就嫌烦,自作主张地绣开了香囊。不想一只香囊还没完工,就引得七八位宫女来求,且出价不菲。

    姜顺本无意犯险,却又不想失了良机。琢磨两日,最终还是将手仅有的钱全置了香囊的材料。

    因算计着香囊一旦售出,新花样被人仿去,便再难卖上大价钱。遂专攻香囊,准备凑足数目一起出售。

    三人辛苦了一个多月,好容易凑齐了二十只香囊,不想香料又出了岔子!因许久未动,翻出香料时才发现,已霉了大半。

    这下好似兜头一盆凉水浇下来,把三人淋了个透心凉。看着堆成小山似的布囊,小满急得低声啜泣。

    立夏愣了半晌,咬牙骂道:“哭什么哭,好不丧气!不放香料也行啊,大不了就当布袋子卖。价钱定低些,总能赚回辛苦钱。”

    姜顺微蹙秀眉,取出一只三寸许的袖珍算盘,噼噼啪啪拨拉了一阵,否定了立夏的主意。

    按她的说法,里里外外算下来,收益还不如绣手绢。

    姜顺在下人房挤了一冬,好容易省出的钱全投了进去,岂肯干休!况且,这回若不盈利,日后往哪里找本钱去?

    姜顺越想越烦,挥手将二人打发出去,一人闷坐房中想主意。

    她闭门不出,整整想了两天仍束手无策。小满和立夏更不敢问,香囊就此搁置了下来。